
传统电商平台存在的痛点:一是商品展现形式单一,图文信息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不再充分;二是缺乏社交行为,尽管用户足不出户就能购物。
信息对称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影响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用户与平台之间的信任感。而传统电商模式下,产品在当地市场的购物环境、销售价格、甚至货源等都不够透明,平台和用户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
直播技术无疑成为一个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工具。电商+直播的模式可以很大程度地打破消费者对货物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的现状及价格不透明壁垒。相比图片和文字,视频的信息维度更丰富,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产品或服务信息。
信息不对称给传统电商带来的最大的弊病是“假货”问题,消费者无法确保商品源头的真实性。而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就等于给电商平台增加了核心竞争力。
直播技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增加购买信心,用户可以通过视频直播,了解到商品采购的全过程。 直播使得原本「遥不可及」的购物体验变得近距离和场景化,提高了用户对购物的信任感。
互动性
蘑菇街电商直播负责人说过:「蘑菇街的一个用户需要浏览两三百个网页才能完成购物,不是图片做得不好,是因为在现有的电商购物体验当中用户很难去快速完成购买决策。」如果电商能提供导购讲解,体验一定会更好。直播过程中的主播角色解决了导购这个问题。用户在线购物时,尤其大件商品,往往有很多问题,通过与主播的互动基本可以立刻得到解答。
用户因为共同的明星或商品聚集在一起购物,就像一起逛街,实现边看边买、边聊边买的体验。波罗蜜全球购的创始人张振栋说过,直播能对销售转化大幅度提升是因为在观看直播的群体内产生了从众效应。在一个强交互的场景下,屏幕两端都在向着购买的方向拉动,人群决策的效果影响每个个体。
「直播+电商」的模式
目前直播与电商主要以三种模式结合。一种是借助直播平台,通过商品链接进入第三方电商平台;一种是基于自身的电商平台新增直播板块;一种是具有直播特性的新电商垂直平台。
借助直播平台
借助直播平台,通过商品链接进入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模式,目前可以看到清晰的变现渠道。
不过,与泛娱乐类的直播不同,电商直播有着强烈的结果导向。前者对实时的在线人数有需求,后者更在意从观看到购买行为的转化率。电商借助直播平台是解决生意问题,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得流量,增加品牌曝光度和产品销量,因此,更需要优质、精准、容易变现的流量。
基于自身的电商平台
这类直播往往自身有较大的平台流量,然后单独开一块直播购买的版块,比如淘宝和天猫直播。邀请明星或者网红直播,通过明星和网红的信誉背书帮助扩展商品的知名度,带来流量和销售额。
2015年双十一当天,美宝莲店内所有口红品牌一共卖出9000支;2016年,AngelaBaby在天猫直播两小时,美宝莲新品卖出10000支;杜蕾斯3小时直播,几十万用户付费观看,20%的用户引导进店。
新一代电商垂直平台
这种模式是具有直播特性的新电商垂直平台。它实现了「边看边买」功能,用户在不退出直播的情况下就能够直接下单主播推荐的商品,从而达到交易。
以小红唇为例,它是针对年轻女孩的「美妆网红」视频电商平台。达人们通过分享1分钟左右的视频和网友互动的方式推广自己的消费品味,粉丝们认同其消费主张就会选择和她们同款的商品,在小红唇上可以直接实现下单购买。
传统电商流量红利期已过,电商布局直播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新的流量入口。然而,诚如京东直播负责人所说,直播实质上是一个新的内容形式,和传统媒体类似,重点还是在内容。
未来随着直播内容数量的指数级增长,只有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才能被用户关注。虽然明星、网红或者小鲜肉在直播期间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入口,但是这些粉丝很难沉淀在电商平台,商家花高价请来明星和网红,很可能会面临「过把瘾就死」的尴尬局面。如果后续有有价值的内容承接,新鲜感倒是能转化为忠诚度和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