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狂欢还在继续,双十一天猫商城再创新高,完成交易高达1207亿。但企业家更关注的是马云最近的一个观点。自2016年10月13日的云栖大会,到“双十一”当晚的狂欢晚会上,阿里马云正在反复输出、强化一种新的价值观,“纯电商的时代即将结束,未来10年、20年将无电子商务,全面进入“新零售”时代。按马云的观点,是将线上“云平台”与线下销售门店或生产商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新物流消灭库存、减少囤货量。就是互联网电商要落回地面,以实体经济为入口。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的物流和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起来。
中国即将进入电商后时代,新零售的概念让实体企业看到了新的希望,大家都研究探讨线上线下如何配合,创造出新的零售希望。马云曾宣布电子商务成为传统行业,线上线下紧密配合新零售带来的新机遇,表明商业流通的复兴时代来临。我们都有机会成为新的互联网经济体的建设者、参与者和运营者。时代进步的溢出效应机会,后电商时代风口出现,商业模式的成功需要面临三大挑战,谁挑战成功,企业就有可能成功。
挑战一:新零售如何引领渠道利润的回归!
“车子还是车子,豆腐还是豆腐”,互联网并未改变事物的本质。因此,企业转型后电商时代新零售商业模式,不能照搬照抄现有的电商公司模式的浪潮,用VC风投的钱来扩充市场份额。而在于借好互联网技术这个工具,经营好线上的数据管理及商品展示。线下紧密配合,如何配合?这就是商业模型顶层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传统企业来自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底气,加上设计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渠道利润分配,渠道利润如何分配。
挑战二:巨头面前,如何引导消费习惯
差价,款式不再是竞争力,华为的全员持股,阿里马云持有10%左右的股份给我们的启示给我们进一步的思考,能不能把消费者的身份进行身份重叠起来,这个人即是我们平台的消费者,也是代理商,还是合伙人。既然华为能够全员持股,马云可以占不到10%的股份,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代理商成为合伙人呢。我想最好的引流应该是利益的引流,利益锁定忠诚,利益在哪里,心就在哪里。所以,引流消费者可以向流通渠道重叠模式这个方向思考。这实际上是互联网粉丝思维的最完美体现。
挑战三:在资源过剩的时代,如何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变现资源。
这是一个资源过剩的时代,是一个供大于求的时代,是产业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时代。如今已经是一个平的世界竞争态势,没有人可以居高临下,你有我有大家有,怎么去竞争?所以,现在很多企业,过去做的非常好,规模也很大,但是现在经济下行,看到的是仓库里一地的悲伤,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大量的库存,大量的社会沉睡资源。我在设想,能不能打造一个“资源置换平台”,你可以来做供货商,也可以来做渠道商,像淘宝的闲鱼一样,做一个资源相互置换的交易。
这个概念就是“用我所闲,换我所需,激活社会沉睡资源“。用一种可以互通的有效机制,进行消费愿望引流。比如,银行,电信,票务公司都有积分换取商品这个的做法,我有个大胆的设想,这个积分换产品可不可以让社会企业来承担,让你们的优质顾客手中的积分更加有价值,银行的积分,500分抵用1元钱,如果交给社会企业来运作,或许这个积分能够1积分当1元钱使用。这样子,银行,电信,机票等机构的优质顾客就有机会引流到你这个新的平台,你的产品流通就开始繁荣了,这些优质顾客也就成为我们的优势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