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能加入阿里做运营,居然能从加班狗变成准点下班,所以想记录下在这里的感悟,让自己总结出什么是运营,阿里的运营又不同在哪里。
如果现在给运营狗们抛出一个问题:运营、营销、策划有什么区别?相信90%的人一口答不上来,脑子飞速的转个几分钟后,才能说几句营销偏资源啦,运营偏内容啦,策划偏创意啦之类的区别。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互联网三座大山,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准;坊间有言:技术看百度,产品看腾讯,运营看阿里;我有幸能加入阿里做运营,居然能从加班狗变成准点下班,所以想记录下在这里的感悟,让自己总结出什么是运营,阿里的运营又不同在哪里。
1、思考一下,什么是运营?
这几年跳了几次槽,行业从广告创意平台——媒体零售平台——互动电视渠道零售平台,岗位性质是一样的,带创意性质的策划。再总结一下,我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件事:营造乐趣,创造买点,留下用户。
问题来了,在我理解中,什么是运营?我以上做的事,是否在运营的范畴里呢?
运营的本质是经营,找对人,节约成本,创造价值。
运营的本源是用户,他是谁?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留下来相爱。
运营不能用宏大壮烈、大开大合这种词来形容,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见微知著更合适。所以,在我的认知里,运营一直是一个掐细节的工作岗位,细腻敏感抓热点,勤劳快速有创意的女孩子做运营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好像把自己黑了?)然后我来到了阿里(一直的梦想),在这里,我对运营有了新的理解。
2、我在阿里做什么?
A、大环境是啥
我所在的事业部,是阿里在O2O上布局的一个从餐饮切入的垂直业务,意图从餐饮行业出发,把“吃”有关的业务全面互联网化;从餐饮切入有好处也有难度,好是因为餐饮是一个用户有刚需和高频的行业;难度是因为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很难被互联网化的传统行业,一家餐厅的选址租房,厨师小工,原料采购,菜品口味都是极难被标准化的,同时还有强大的竞对(x团、x评)。
那么我们从哪里切入这个行业呢?餐厅的本质还是饮食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在质量之外,商家最在意的是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所以数据+工具,是我们的切入点。
所有人都知道,阿里系最不缺的就是流量,技术上虽然可能不如百度,但怎么说也是三巨头之一必须得服。
流量+工具=数据
工具+数据=营销
数据+营销=用户
没错,这3个公式可以跟商家讲一个完整的精彩的故事,我们这个业务,等于再造一个餐饮淘宝,让商家运用流量、工具、数据,自己在平台上开店做营销,想象空间真是不可限量。
B、我的职责是啥
说到这里要收一收,事业部肩扛集团的战略使命,业务逻辑优秀,那落到执行层面,我作为一个运营有哪些职责呢?让我先做个分析规划,思路理清楚了才能确定目标和职责。
1.首先分析一下我的客户是谁
我要为业务同事提供支持
一线同事专业的是BD技巧,谈判能力,线下资源整合,那么对他们来说,如果有我们的商户在整个城市的覆盖率、品类结构怎么样,哪些品类、地段、客单价的商户表现最佳等数据,是如虎添翼的;
我要为商户提供服务
比如shopping mall里的商户,我可以策划个活动,让他们抱团打天下,共享资源服务消费者;比如天气热了,我为小龙虾品类的商户策划活动,给予资源,引爆热点;比如有营销意识的商家,新菜上架需要推广,我为他们提供流量方案。
我要为用户提供服务
用户有什么理由在我们的App上进行消费?理由有很多,优惠大、找餐厅方便、推荐精准、有有意思的活动……,对用户来说,能获得有利+有趣的信息就够了。
2.然后分析一下我在权限下能做些什么
对伙伴:决策参考+风险预警
我的权限能抓取到流量、商户运营、用户、品类、营销活动效果等数据,能为他们提供决策上的数据支持,风险点的预警。
对商户:资源整合+内容策划
我能策划活动,并申请push、App banner资源,能创作出让他们惊喜的内容,能帮助他们整合营销资源。
对用户:决策参考+节约成本
我能根据数据申请补贴的力度,给他们爱的餐厅策划线上线下的主题活动,对C端进行集中的补贴,给他们带来更大优惠;能根据需求和热点做内容推荐,给他们决策的参考。
对资源:科学分配+投入产出
能根据数据推算出资源匹配的策略;时间线上资源的分配,ROI上资源产出要达标,对象上是扶持中小商家还是给大商家做爆点。
3.结论出来了,我在阿里做这些
3.1数据运营
我面对比较重要的数据字段有动销率、用户数、单商家产出、转化率等等等(不能再说了,不然要泄密了哈哈哈)。
1)每天花30-40分钟处理关键字段,做日报表,每周出一份数据周报,看趋势,看长短板进退步,给业务同事反映现象。
2)一个月左右思考一下本阶段的数据,和竞对的基础数据对比、和兄弟城市的数据对比,往往能看出一些原因。
数据分析是量化的,客观的,从内到外的,能帮助业务管理者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在数据运营上最大的感受是数据一定要自己采集自己处理,一定会比看现成的报表更有趋势感。
3.2内容运营
做内容的目的是创造编辑组织主题内容,提高App的内容价值,从而增强用户粘度和转化,同时用内容配上资源,在恰当的节点推出,可以最大化内容的作用。
一个产品一定是要有内容来填充的,下面是我负责过或配合过的部分内容:
1)营销活动:偏信息选择,做过一些主题推荐类、热点推荐类、优惠推荐类、shoppingmall推荐类的活动,“西风响,蟹脚痒,来一发大闸蟹?”“水游城餐厅招牌菜0元领”“啤酒和龙虾”等。
2)内容推荐:偏专栏,化身为一个编辑,用自己的舌头和耳朵,写出和吃有关的故事,让用户看到他们看不到的背后,如“有故事的人,大厨访谈录””独一味的鱼生,南京最有情怀推荐”等,这个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认识很多餐厅老板、厨师,听到了很多故事,也了解到一道菜背后他们付出的努力,常常让人感动。
3)线下活动:在shoppingmall、高校、写字楼做过一些简单玩法,没有玩出花样,也是我认为能玩出很多很多花样的有趣的维度。
4)异业合作:单打独斗没有出路,整合多方资源玩法才多元,和对方品牌找到一个合作切入点,达到双赢是终极目标,比如成功合作的格瓦拉、王老吉、快的打车等等。
3.3资源运营
营销资源是个很宝贵的东西,在互联网行业有很多烧钱补贴大战,烧的就是营销资源,怎么烧呢?除了业务管理者在战略上会有思考外,运营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需要在策略下把资源合理科学的烧掉,所以商户分层+资源匹配策略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