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和跨境电商无疑是今年中国互联网领域的热点词汇。
随着资本加持,直播平台数量呈喷井式爆发。数据显示,今年6月,约46%的中国网民使用过至少一款直播应用。据估算,移动直播行业去年的市场份额为18亿美元,到2020年预计会增长到159亿美元。瑞士信贷得到最新研究报告表示,中国的个人直播市场将在2017年达到50亿美元——仅比中国电影票房总数(70亿美元)少20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占到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的一半。而直播在中国的迸发仅始于一年前。
据悉,从今年三月份淘宝直播试运营以来,已经有超过千万的用户观看过直播内容,超过 1000 人在淘宝上做过主播,每天直播场次近 500 场。在观看直播的用户中,超过一半的用户是年轻的 90 后,而女性观众在所有用户中比例高达 80%。在95 后为主流用户的蘑菇街,更是达到 93.2%的女性。
同时,消费升级的趋势让跨境电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直播+电商的模式被视为电商经济的下一个风口。据商务部的数据,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将会提高到20%。
因此,直播说到底是拼的还是内容和玩法。
为什么看好直播+电商? 这里有两大理由
如日中天的直播业务,正在与不同互联网行业结合起来,形成“直播+”经济。
直播+娱乐已很成熟,PC时代的9158做到上市,移动端的陌陌直播业务上线一年不到,已成主要营收来源,直播+娱乐吸金能力可见一斑。直播+营销被许多综合类直播平台所看重,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在美拍等平台砸钱做营销,取得不错效果。还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则是“直播+电商”,通过直播卖东西被坊间热议,前几天看到虎嗅上有一篇文章说,直播+电商是绕过BAT的另一个机会,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直播+电商是一个伪命题,更别说要绕过BAT了。
不看好直播电商的大抵有两种逻辑:
一是直播+电商效果不好。直播+电商,本质就是电视+电商,即所谓的T2O模式(TV to Online)模式,连电视这么强势的媒体都玩不转,更别说直播。眼下直播+电商带来销量很困难,销量是电商的终极目标。
二是直播只是宣传方式,跟文字、图片等没有本质区别,而电商的商业本质并没有变化,过去并不存在着文字+电商,图片+电商的说法,“直播+电商”只是一个伪概念。
对于上述两种逻辑,笔者均不以为然。
电视媒体做电商不成功,与直播+电商能否成功并无必然联系,直播看上去确实就是“互联网电视台”,但移动互联网让它又完全不同于传统电视,还有关键要看谁来做这个事情。认为直播是宣传方式的,说的其实是直播+营销。如果阿里巴巴等巨头接受了直播+电商,就完全不一样了,直播不是宣传方式,而是电商的基础设施,如同购物车、商品图片一样,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