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编号:GR201534000866 | 软件企业编号:皖R-2014-0096

购买咨询

生鲜电商冷链困局政策加持体现态度

 
2018-01-08所属分类: 运营技巧

生鲜行业内有句俗话,叫“起于生鲜,止于冷链”。并不讳言冷链的重要性,这是生鲜电商创业者入行最大的“门槛”。冷链物流就是“烧钱”,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在2015年京东年会上提出,要在三年投资一百亿元搭建京东冷链物流网。

生鲜电商冷链困局政策加持体现态度

当然,目前仍在生鲜电商中广为应用的“冰袋冷链”并非真正的冷链运输,但高昂的冷链配送成本又成为生鲜电商微薄利润中最沉重的砝码。“目前针对生鲜电商市场的冷库资源还是相对比较稀缺的,生鲜电商对冷库的需求量也很大。”

以北京为例,现存适合用做生鲜电商的冷库容量,满足不了生鲜电商的日常存储、管理、发货等需求。老式冷库往往功能性单一,只有存储功能,对于生鲜电商实现“多个温控区域”的基本要求,都显得“力不从心”。

冷库在冷链物流中的地位,尤其在中上游的低温保鲜、生产加工、冷链运输等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如今这些应有之用并没有得到体现。

“最后一公里”的触达同样困难重重。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消费者早已不满足于“次日达”的送货模式,但是C端平台想要在最大程度降低耗损和配送成本的同时,做到及时送,必须自建冷链物流。于是,有的生鲜电商已经为此投入了上亿元。

然而,在这样“源源不断”的投入下却很难维持公司运转,同时还意味着平台将面临漫长的成本回收期。简而言之,这都有赖于背后资本的维系,一旦资本不再输血,那“迅速死亡”便在所难免。2016年4月“美味七七”宣布倒闭时,还拖欠供应商货款上千万元。

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冷链物流可以在设备、包材、配送方法上进行革命性的提升,能够实现成本下降、保鲜品质更高、运输更远,这个时候才可谈某个电商通过自身的运营和精准的客户获取实现盈利。那一天,通过洗牌,整个生鲜电商盈利的春天,或许大家都能看得到。

从宏观角度来看,阻碍生鲜产品发展有两个重要因素:打通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2016年6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工作通知》,将10个地区列为示范省区市,对相关冷链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交通物流企业,规划建设危险品、冷链等专业化物流设施设备,完善冷链运输服务规范,实现全程不断链。

“最后一公里”我们也在进行试验。譬如,利用‘闲置仓’与社区便利店布点都有可能,但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copyright@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城12楼